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硬盘的存储原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硬盘的存储原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‘硬盘和光盘的存储原理是不同的’这句话对吗?解释一下理由?
硬盘数据存储原理硬盘是一种采用磁介质的数据存储设备,数据存储在密封于洁净的硬盘驱动器内腔的若干个磁盘片上。
这些盘片一般是在以铝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涂上磁性介质所形成,在磁盘片的每一面上,以转动轴为轴心、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个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(track),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(sector),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。
在每一面上都相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(head),所以不同磁头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道就构成了所谓的柱面(cylinder)。
传统的硬盘读写都是以柱面、磁头、扇区为寻址方式的(CHS寻址)。
硬盘在上电后保持高速旋转(5400转/min以上),位于磁头臂上的磁头悬浮在磁盘表面,可以通过步进电机在不同柱面之间移动,对不同的柱面进行读写。
所以在上电期间如果硬盘受到剧烈振荡,磁盘表面就容易被划伤,磁头也容易损坏,这都将给盘上存储的数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光盘 存储原理有一类非磁性记录介质,经激光照射后可形成小凹坑,每一凹坑为一位信息。
这种介质的吸光能力强、熔点较低,在激光束的照射下,其照射区域由于温度升高而被熔化,在介质膜张力的作用下熔化部分被拉成一个凹坑,此凹坑可用来表示一位信息。
因此,可根据凹坑和未烧蚀区对光反射能力的差异,利用激光读出信息。
工作时,将主机送来的数据经编码后送入光调制器,调制激光源输出光束的强弱,用以表示数据1和0;再将调制后的激光束通过光路写入系统到物镜聚焦,使光束成为1大小的光点射到记录介质上,用凹坑代表1,无坑代表0。读取信息时,激光束的功率为写入时功率的1/10即可。读光束为未调制的连续波,经光路系统后,也在记录介质上聚焦成小光点。
无凹处,入射光大部分返回;在凹处,由于坑深使得反射光与入射光抵消而不返回。
这样,根据光束反射能力的差异将记录在介质上的“1”和“0”信息读出我只能帮你这些!呵呵。。
硬盘是如何分类的?有几类?
硬盘从最根本的原理上
分为两种。一种是磁存储介质的硬盘,机械硬盘
。一种是闪存介质的硬盘,固态硬盘
。硬盘从接口类型上
可以分为以下几种:IDE接口、SATA接口、SCSI接口、光纤通道接口、SAS接口、PCI-E接口。至于其它的比如:mSATA、eSATA、USB等都是转换出来的接口类型。IDE接口的硬盘又叫做
并口硬盘
,是比较古老的接口类型,目前基本淘汰了。SATA接口的硬盘又叫做
串口硬盘
。SATA接口根据传输速度的不同又分为三种:SATA(1.5Gb/s)、SATAⅡ(3.0Gb/s)、SATAⅢ(6.0Gb/s)。SATA接口是现在最常见、最通用的硬盘接口。SCSI接口、光纤通道接口、SAS接口这三种接口基本都用在服务器上面。
PCI-E接口是高端固态硬盘的专用接口。
随着技术的进步,很多的硬盘接口类型已经逐步被淘汰。目前的硬盘主要有三种接口类型:SATA(通用接口)、SAS(服务器专用)、PCI-E(固态硬盘专用)。
硬盘从尺寸大小上
可以分为:3.5英寸、2.5英寸、1.8英寸三种。3.5英寸硬盘多用于台式电脑;2.5英寸硬盘多用于笔记本电脑;1.8英寸硬盘多用于超薄的、MiNi的笔记本电脑。固态硬盘
使用的是闪存介质,其外形和尺寸大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,但为了和机械硬盘保持通用性,因此多半也做成3.5英寸、2.5英寸的。硬盘从可靠性等级上
可以分为:企业级硬盘;监控硬盘;民用级硬盘。固态硬盘
的读写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机械硬盘,而机械硬盘所使用的SATA、SAS接口已经不能满足固态硬盘的数据传输需要了,因此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接口类型PCI-E。PCI-E接口的固态硬盘
也是现在速度最快的硬盘。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盘的存储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硬盘的存储原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